□本報記者/趙 靜
韓恩厚
世界腐蝕組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
2015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世界腐蝕日”。腐蝕是指金屬與周圍環(huán)境(介質)之間發(fā)生化學或電化學作用而引起的破壞或變質。我國每年大約有5%的GDP是被腐蝕“吃”掉的。由于腐蝕造成的損失比全年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還要大。腐蝕不但影響國民經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會影響機械安全,甚至造成事故。
在我們身邊,廚房是一處非常容易發(fā)生腐蝕的地方,鐵鍋的銹蝕、抽油煙機箱體(鐵皮)的腐蝕、水龍頭(鐵質涂漆)的銹蝕、菜刀的銹蝕、下水管道的銹蝕等,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注意各種廚具的使用,很多腐蝕小問題就會接踵而至,讓你在不經意間“吃”掉你的廚房。
清晨第一次打開水龍頭水放會兒再用
有些金屬的腐蝕會釋放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甚至會在你做菜做飯的過程中直接摻入到飲食中,是身體健康的一大隱患。韓恩厚介紹,這些重金屬離子如汞、鉛、鉻等,在人身體中很難排出,積累到一定量就會對人身體造成損害。
比如,水龍頭是完全暴露在大氣環(huán)境中的設備,很容易引起銹蝕。韓恩厚建議,北方冬季家庭用水,清晨第一次打開水龍頭,水要放一會兒再使用,“很多人會感到剛放出來的水比較溫,這是水管中的存水,這里面很可能有對人體有害的汞,因為水溫越高,發(fā)生腐蝕的速度越快。 ”又如,大家比較喜歡用的不銹鋼,將其用在超出其耐蝕能力的環(huán)境或條件下,不但生銹,還有可能析出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鉻,影響健康。
當然,腐蝕其實也沒有那么可怕。韓恩厚介紹,要對付腐蝕,基本原則就是及時清潔,通風干燥。
廚具在清洗后一定要擦干后放好
銹蝕的過程中需要金屬與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所以廚具在清洗之后一定要擦干后放好,避免水分的蓄積;在清洗廚具的過程中,不能用強堿性或強氧化性的蘇打、漂白粉、洗滌劑等進行長時間洗滌,避免這些物質與金屬發(fā)生反應,加速腐蝕的速度;不宜長時間將食物放置于金屬廚具中,避免金屬中的有毒物質滲入食物中;長時間不用的廚具可以在表面涂一層食用油,避免廚具與水和空氣直接接觸。
不宜用鐵制容器盛食用油
韓恩厚介紹,針對不同材質的金屬制品還要做到“因材施教”。對于鐵制餐具,生成的鐵銹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瀉、心煩、食欲不佳等疾病。不宜用鐵制容器盛食用油,因為油類在鐵器中存放時間太久易氧化變質。同時最好不要用鐵制容器煮富含鞣質的食物與飲料,如果汁、紅糖制品、茶、咖啡等。
對不銹鋼制品,則不要長時間盛放鹽、醬油、醋、菜湯等,防止有毒的金屬元素被溶解出來;切忌用不銹鋼鍋煲中藥,因為中藥含有多種生物堿、有機酸等成分。
對鋁制品,鋁在人體內積累過多,有加速衰老的作用,對人的記憶力也有一定的不良影響。要注意不能用來盛放酸性、堿、腌制的食品;切勿用鉛絲球清洗,那樣會破壞鍋上的保護膜;盡量不要使用鋁制餐具,更不能和鐵餐具搭配使用,兩者發(fā)生化學作用會導致更多的鋁離子進入食物。
韓恩厚還介紹了一些防銹的措施
鐵鍋防銹:鐵鍋使用前,在鍋內倒入適量食用油或豬油,加熱過程中搖晃炒鍋,將油均勻附著在炒鍋上,加熱2分鐘左右即可。加熱后將多余的油倒出,用干軟布將炒鍋擦凈。
菜刀防銹:把菜刀放在淘米水中浸泡,由于淘米水中含有豐富的淀粉質,可以在鐵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兩小時左右后取出擦干就可防止菜刀生銹。如果已經生銹,可以用可樂擦洗,也可以用土豆絲蘸細沙來清除,或者將西紅柿汁均勻涂抹在生銹的部分,幾分鐘后用抹布擦拭即可除掉鐵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