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10月30日電(記者張旭東)我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30日完成為期40天的科考航次返回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的母港。本航次中,我國科學家成功回收了在西太平洋連續(xù)工作了兩年多的三個壓力逆式回聲儀,它們記錄了最近一次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從開始、爆發(fā)到結束的整個過程。
航次首席科學家周慧說,壓力逆式回聲儀通過聲學信號反射,可以獲得海水溫度和鹽度數據,科學家進而可以得出海平面高度和海流變化情況。這些連續(xù)的觀測數據對研究厄爾尼諾現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厄爾尼諾起源就是在西太平洋,壓力逆式回聲儀收集的連續(xù)溫度數據直觀反映厄爾尼諾帶來的海水溫度變化。另外,海流對氣候影響非常大,從壓力逆式回聲儀收集數據中衍生出的海流數據以及海平面變化,對研究厄爾尼諾也至關重要。”周慧說,“另外,壓力逆式回聲儀還完整記錄了厄爾尼諾向拉尼娜轉化的過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袁東亮介紹,三個壓力逆式回聲儀于2014年9月布放,分別布放在北緯4度、6度和8度,深度均超過5000米。記者在“科學”號實驗室內看到,三個壓力逆式回聲儀分別裝在直徑約40厘米的白色浮球內。
據了解,這個航次也實現了我國首次在深海大洋回收壓力逆式回聲儀。
“科學”號科考船此次執(zhí)行的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6年西太平洋開放共享航次項目、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全球變暖下的海洋響應及其對東亞氣候和近海儲碳的影響”、中國科學院海洋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tǒng)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三個項目的聯(lián)合航次,于9月20日從青島出發(fā)。
袁東亮介紹,這個航次中,科考人員成功利用溫鹽深儀在東經130度附近海域開展了全水深的大斷面調查,深度超過5000米。
此外,我國科學家還在這個航次進行了三個國產水下滑翔機的海試。“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三個水下滑翔機共在水中航行48天,其中最長的一個連續(xù)航行了19天,并且全部回收成功。”袁東亮說,“這說明我國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機具備大規(guī)模使用的條件。”
以下為該航次其他相關報道: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新聞與報紙摘要》http://news.163.com/16/1031/08/C4MNCGND000187V8.html
科技日報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6-10/31/content_352959.htm?div=-1
大眾日報http://respub.xrdz.dzng.com/content/201610/31/c177387.html
山東電視臺《山東新聞聯(lián)播》http://v.iqilu.com/sdws/sdxwlb/2016/1030/4372086.html
光明網http://tech.gmw.cn/newspaper/2016-10/31/content_117551439.htm
央視網http://news.cctv.com/2016/10/31/ARTIBN8FjZZTZDmSJhbeFu2R161031.shtml
中國網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61031/3963004.shtml
中國日報網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2016-10/31/content_27225379.htm
中國經濟網http://tech.ce.cn/news/201610/31/t20161031_17348324.shtml
中國廣播網http://news.cnr.cn/native/city/20161030/t20161030_523231296.shtml
中國西藏網http://roll.tibet.cn/1477896743544.shtml
科學網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0/359734.shtm
青島日報http://wb.qdqss.cn/qdrb/20161031/index.htm
青島早報http://qingdao.iqilu.com/qdgushi/2014/0513/1986163.shtml
青島晚報http://wb.qdqss.cn/qdwb/20161031/index.htm
青島財經日報http://epaper.qdcaijing.com/paper/cjrb/html/2016-10/31/content_215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