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訊(記者 丁寧)4月22至24日,材料腐蝕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世界腐蝕組織會議在沈陽召開。會議由(聯(lián)合國)世界腐蝕組織(WCO)沈陽辦公室主辦,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承辦。
(聯(lián)合國)世界腐蝕組織(WCO)在2008年確立了每年4月24日為世界腐蝕日,許多國家每年都在世界腐蝕日舉辦相關科普活動。近年來,我國每年都在世界腐蝕日開展相關科普宣傳活動。位于沈陽的WCO辦公室從2015年開始每年在世界腐蝕日連續(xù)舉辦大型活動,過去4年每年吸引受眾2000余人。
會議主席由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國家金屬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核用材料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主任韓恩厚研究員擔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柯偉指出,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佳腐蝕防護效果,是國家計劃與發(fā)展部門應優(yōu)先考慮的。在解決有限資源的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等重大課題的過程中,腐蝕與防護作為一項可供直接利用的重要技術應該充分發(fā)揮作用。腐蝕科學是研究和保護金屬結構和設備的一門科學。這是人類物質文明賴以建立和發(fā)展的基礎。腐蝕相當于材料和設施的癌癥。期望政府和社會能像關注醫(yī)學、環(huán)境科學和減災一樣關注腐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