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劑就像剪刀一樣把長的分子剪短,也可以像膠水一樣,把小的粘成大的,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煤的C原子粘合起來,就變成了油?!?月1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在金屬研究所學術報告廳為大家作了一場精彩的科普報告—《油是如何‘變’出來的?》,來自沈陽七中的學生代表及社會公眾200多人聆聽了報告。
包信和院士用生動、通俗的語言,向公眾介紹了油是如何“變”出來的。我們每天開車的汽油從哪里來的,地下的石油沒有了我們怎么辦?如何從太陽光“變”油?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從哪里來的,它應該到那里去?報告用生動、通俗的語言、精美的圖片給大家介紹油的“由來”,如何“變”油。包信和院士用講故事的方式給大家講解了節(jié)能的緊迫感、節(jié)能的道理,倡導從自我做起,低碳生活。
在報告最后,包信和院士還幽默地為沈陽分院系統單位做了廣告,他希望孩子們能更多的走進沈陽分院,了解沈陽分院,將來能夠加入沈陽分院,為科學院的發(fā)展做貢獻。
除了包信和院士的報告外,在此次中科院在遼科研機構科學公眾開放日活動中,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沙國河院士做了《奇妙的科學實驗》現場演示科普報告,金屬研究所葉恒強院士做了《奇妙的對稱》科普報告,沈陽自動化所封錫盛院士做了《漫談水下機器人》科普報告,院士們率先垂范,擔當起對公眾進行科普宣傳、培養(yǎng)和提高青少年科普素質行動,受到了參與者的高度好評。
葉恒強院士作《奇妙的對稱》科普報告
沙國河院士現場演示科普報告中
封錫盛院士作報告中
包信和院士作報告
包信和院士與聽眾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