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印跡技術,是模擬抗原抗體或酶與底物特異性結合原理的多學科交叉技術,以其構效預定性、識別特異性和應用普遍性等特點,被廣泛用在分離純化、仿生傳感、模擬酶催化、人工抗體、環(huán)境保護和食品安全等各個領域。隨著分子印跡技術的廣泛應用,其綠色可持續(xù)性面臨挑戰(zhàn)。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陳令新研究員團隊基于在綠色分子印跡技術領域的研究探索和積累,結合國內(nèi)外的發(fā)展趨勢,提出了分子印跡“綠色化”(GREENIFICATION)新概念——“分子印跡:綠色視角及策略”(Molecular Imprinting: Green 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1, 2100543)發(fā)表在最近一期《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文中重點關注了綠色分子印跡技術,從綠色視角和策略對分子印跡進行了評述和展望。提出了在分子印跡技術中實現(xiàn)綠色化學的14條原則(圖1), 探討了“綠色化(GREENIFICATION)”分子印跡的原理和措施,展望了如何減少分子印跡的環(huán)境危害、實現(xiàn)其綠色發(fā)展目標(圖2)。有望為分子印跡的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利用提供參考。
針對復雜環(huán)境介質中含量低、危害大的污染物的識別分析,陳令新研究員團隊利用分子印跡的識別特異性等特點,開展了分子印跡技術及其在環(huán)境樣品前處理、典型污染物化學傳感分析等方面應用的研究,用于消除環(huán)境基質影響,有效分析目標污染物,相關工作已在Analytical Chemistr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科學通報、中國科學等期刊發(fā)表70余篇相關論文。該評述也是該團隊繼“分子印跡現(xiàn)狀、挑戰(zhàn)和應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1)、“分子印跡:視角及應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6)之后,第3篇關于分子印跡的前瞻性綜合性評述。本論文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國際人才計劃等相關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