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亚洲网站,亚洲黄色自拍,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科技進展
您當(dāng)前的位置 :

  近期,中科院海洋所深海中心孫衛(wèi)東研究團隊與法國蒙彼利埃大學(xué)Dmitri A. Ionov教授以及成都理工大學(xué)張兆峰教授開展合作研究,在Nature Index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上刊發(fā)了關(guān)于含碳酸鹽包體地幔橄欖巖鈣同位素的最新研究成果,對理解碳酸鹽以及硅酸鹽交代地幔過程中的鈣同位素分餾行為,應(yīng)用鈣同位素示蹤高溫地質(zhì)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地幔交代過程,是造成地幔物質(zhì)地球化學(xué)組分不均一的重要地質(zhì)過程之一。引起地幔交代作用的介質(zhì)除了碳酸鹽,還有硅酸鹽熔體等。因此,全面了解由不同交代介質(zhì)引起的地幔交代過程中的鈣(Ca)同位素分餾行為及尺度,是應(yīng)用Ca同位素示蹤該地質(zhì)過程的基本前提。孫衛(wèi)東研究團隊與合作者選取了采自Spitsbergen島嶼含碳酸鹽包體的地幔橄欖巖,這些橄欖巖依次經(jīng)歷了熔體提取、硅酸鹽熔體交代以及碳酸鹽包體交代三期地質(zhì)事件,對該樣品進行淋濾實驗,并分別對淋濾的碳酸鹽相、殘余的硅酸鹽相以及全巖開展地球化學(xué)研究,可以深入探究硅酸鹽以及碳酸鹽交代過程中引起的Ca同位素分餾行為。 

Spitsbergen島嶼地幔橄欖巖中的碳酸鹽包體

  結(jié)果顯示,碳酸鹽包體比殘余硅酸鹽富集Sr元素(277–2923 vs. 16–60 ppm),具有變化范圍更大且更低的87Sr/86Sr比值(0.7049–0.7141 vs. 0.7036–0.7055),以及低的 44/40Ca值(0.17–0.68‰ vs. 0.78–1.00‰)。該結(jié)果表明,碳酸鹽包體的Ca-Sr同位素組成與硅酸鹽并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殘余硅酸鹽受熔體提取和硅酸鹽熔體交代兩期地質(zhì)過程影響,已有研究表明熔體提取可提高地幔橄欖巖的 44/40Ca值,而本地區(qū)的殘余硅酸鹽具有與硅酸鹽地球(BSE,0.94 0.05‰)相似或者略低的 44/40Ca值,說明硅酸鹽熔體交代作用可以使得地幔橄欖巖的 44/40Ca降低0.1–0.2‰。橄欖巖全巖的Ca同位素組成(0.75–0.95‰)與殘余硅酸鹽相似,均與BSE相近或者略低,說明低含量的碳酸鹽包體(約1 wt.%)交代作用并不能顯著降低橄欖巖的 44/40Ca值。相反,由于碳酸鹽包體顯著富集Sr元素,其交代地幔橄欖巖,可以顯著升高橄欖巖全巖的

碳酸鹽相、硅酸鹽相以及橄欖巖全巖的Ca-Sr同位素組成

  上述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等項目聯(lián)合資助。論文第一作者為深海中心祝紅麗副研究員,通訊作者為法國蒙彼利埃大學(xué)Dmitri A. Ionov教授。 

  論文信息: 

  Hongli Zhu, Dmitri A. Ionov*, Long Du, Zhaofeng Zhang, Weidong Sun, 2021. Ca-Sr isotope and chemical evidence for distinct sources of carbonatite and silicate mantle metasomatism.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312, 158-179.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