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海洋、科技、奧運”公眾科學日啟動,中科院海洋所向社會免費開放,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參觀。
今年的“公眾科學日”在傳統(tǒng)的開放“童第周、曾呈奎紀念展室,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海洋生態(tài)與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海洋地質(zhì)與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海洋生物標本館,水族樓”、舉行“大海里的小巨人”—有孔蟲科普講座的基礎上,新增了系列活動,包括“奧帆旗幟在傳遞”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走近南極”——記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主題活動,青島市中、小學生“我心目中的海洋”主題繪畫比賽等。
海洋研究所各開放展室,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他們有的扶老攜幼,有的舉家前來,年長者高達70多歲,年幼者僅5歲,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市民們有序的前往各個開放場所參觀。
在已故童第周、曾呈奎紀念展室,兩位老科學家前曾用過的物品按照他們生前的生活習慣整齊的擺放著,他們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為科學奮斗終身的奉獻精神讓前來參觀的市民感動不已。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標本館是亞洲最大的海洋生物標本存儲基地,70萬種海洋生物標本讓前來參觀的市民大開眼界。海洋生物標本館還安排了“大海里的小巨人——海洋原生動物有孔蟲”專題展,吸引了許多參觀者。在海洋地質(zhì)與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為公眾準備了科普海報、深海地質(zhì)樣品、科普小電影、現(xiàn)場實驗操作等參觀項目。在海洋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科學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安排了有害赤潮、生態(tài)毒理、水產(chǎn)養(yǎng)殖、漁業(yè)資源、海洋生態(tài)等圖版展示。在水族樓海洋科普展廳,展示了白鯨、海獅、企鵝等珍稀的極地動物標本,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大洋隊隊長張永山作了“走近南極”專題報告,配合南極科考圖片展,吸引了眾多的大、中、小學生駐足觀看。
“傳遞奧帆旗幟、普及海洋知識、深化科技創(chuàng)新”——“奧帆旗幟在傳遞”活動是本次公眾科學日主題活動之一,團市委高嶸副書記;海洋所黨委副書記、副所長王啟堯;海洋所副所長、青島市青聯(lián)副主席代亮;青島市南區(qū)第二實驗小學張璐校長等領導以及中國水科院黃海水產(chǎn)研究所、國家海洋局一所等涉海科研單位的團委書記和團員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高嶸副書記以及參加儀式的領導向涉??蒲性核鶊F委代表授予奧帆旗,并代表團市委對活動的啟動表示祝賀,希望希望海洋所等科研單位的廣大團員青年們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相互配合,開展有意義有特色的社會性科普活動以及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宣傳普及海洋科技文化知識,以實際行動傳遞祝福、同迎奧運、共創(chuàng)和諧。
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島市少年科學院共同主辦的青島市中、小學生“我心目中的海洋”主題繪畫比賽頒獎儀式現(xiàn)場聚集大量前來參觀的人群。在激揚的音樂聲中,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王啟堯、鄭守儀院士、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張首臨主任、青島市少年科學院聶麥花副校長共同為60名獲獎學生頒發(fā)了證書和獎品,現(xiàn)場氣氛熱烈,掌聲雷動,將“海洋、科技、奧運”公眾科學日的活動推向了高潮。少年科學院還組織了小院士、小研究員參觀了海洋所,并與科研人員進行了交流。
市民們對所見所聞贊嘆不已,他們紛紛表示此類開放日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幫助市民了解海洋,提高保護海洋的意識,希望這樣的開放活動以后經(jīng)常舉辦。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自2001年起在青島市已連續(xù)成功舉辦了7屆科普宣傳活動,已成為社會影響較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顒釉谄占昂Q罂茖W知識、提高全民科技意識的同時,展現(xiàn)了海洋研究所在創(chuàng)新工程中的成績和科研成果。今年,海洋研究所按照2008年科技活動周和第四屆“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的要求,舉辦以“海洋、科技、奧運”為主題的科普宣傳普及活動,利用海洋科研和科普優(yōu)勢,在科學家和社會公眾、青少年之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充分發(fā)揮海洋研究所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山東省關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基地、山東省少年科學院科普教育基地、青島市科普教育基地、青島市海洋原生動物有孔蟲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實現(xiàn)海洋科學與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海洋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