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27日,金屬所中科院核用材料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成功召開。
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周玉院士、中核北方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李冠興院士、學術委員會專家李依依院士和柯偉院士、北京化工大學左禹教授、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徐玉明研究員、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田佳樹研究員、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景益研高、上海電氣集團唐偉寶研高、哈電集團楊松研高、清華大學白新德教授、天津大學宋詩哲教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王志光研究員、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方成躍研究員、四川國創(chuàng)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唐偉研高、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沈連成副研究員、金屬所張哲峰副所長、基礎科研處佟百運處長、實驗室主任韓恩厚研究員、副主任戎利建研究員以及實驗室各方向學術帶頭人共30余人出席了會議。會議聽取了實驗室主任韓恩厚研究員代表實驗室所作的2017年度工作報告。報告系統(tǒng)介紹了實驗室2017年度的運行情況以及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進展。會上,劉奎研究員、陸善平研究員和吳欣強研究員分別向學術委員會專家作了題為“690合金材料及應用技術基礎”、“核用鎳基焊縫缺陷控制與焊材研制”和“核電結構材料高溫高壓水環(huán)境疲勞機制與模型”的年度三個代表性成果學術報告。會議還評審了重點實驗室2018年開放課題。
學術委員會對重點實驗室主任的工作報告及今后的發(fā)展目標和規(guī)劃進行了認真深入的討論,對重點實驗室一年來在學科方向、團隊建設、人才培養(yǎng)、平臺建設、項目爭取、科研產出、三個代表性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部分成果已經成功用于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實驗室注重人才與新技術的培育,已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專家們針對實驗室2017年接受中科院考核評估的結果進行了討論,圍繞實驗室方向凝練、亮點成果產出、在行業(yè)中的影響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意見和指導性建議。專家強調,重點實驗室需要重視進一步凝練方向,有所為有所不為,以產生顛覆性創(chuàng)新成果;要加大實驗室的宣傳力度,讓行業(yè)內更多人了解,并進一步重視與企業(yè)的合作,積極推動成果的產業(yè)化;要重視我國相關標準的建立與建設。
張哲峰副所長最后對會議進行總結,感謝學術委員會的努力和積極貢獻,他表示,金屬研究所在“十三五”把“核電材料及安全評價”列為研究所的三個重大突破內容之一,將繼續(xù)積極支持該方向的發(fā)展,力爭對我國核電材料研發(fā)與核電運行安全保障方面做出更多實質性貢獻。
會議現(xiàn)場
學術委員會主任周玉院士講話
張哲峰副所長講話
實驗室主任韓恩厚研究員進行年度工作匯報
劉奎研究員作代表性成果匯報
陸善平研究員作代表性成果匯報
吳欣強研究員作代表性成果匯報
參會人員合影